傳統建筑行業的協作情況,是從互相拆臺逐漸走向協作的一個發展過程,尤其中國當代正處于劇烈演變的過程之中。發達國家已經早早走到高級發展階段了,國內從不協作剛剛走到一般協作,畢竟,沒有協作,是不可能完成每年數以億計的平方米建筑的,拆臺已經變成了小比例事件。
這種發展的代差,既表現在傳統領域,也表現在BIM領域。我們用序號來代表幾個不同的發展代際
0前工業化時代:大家互相拆臺,對應工業化之前的時代
1.0進入工業化,工業化時代的入門,開始進行協作
2.0工業化成熟期,是進入了全面協作的工業體系階段
3.0進入信息化,工業化程度已經到達利用信息系統工具進行互操作的階段,BIM理念開始出現。
4.0BIM新時代,則是BIM技術爆發的時代,是信息社會的高級系統
這是西方社會的發展歷史的總結,中國正在急速的工業化進程之中,有相當程度的制造業部門已經進入3.0時代,信息產業則完全超越了傳統的信息化,甚或達于大型移動互聯網、5G之高度,領先于發達國家。
而建筑行業則遠遠落后于時代,還未及充分的工業化,相當比例的建筑項目尚處于1.0時代前后的徘徊局面,由五千萬農民工和百萬級的技術員以半機械化方式完成。至于信息化,運用程度則極低,雖然人手一臺功能強大的智能手機,他們一邊在享受著超強的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,一邊還在擔心春節前拿不到工錢。(BIM與裝配化一起實現)
但是,中國特有的“彎道超車”戰略帶來的是快速的工業化、信息化道路,而不是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,新技術被社會各界推崇、引入,以期能夠給各行業帶來新面貌,BIM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被引入國內的,現在已然形成了一個社會層級的運動(作為社會運動的BIM)。
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,就容易看到BIM在中國發展的未來前景了:
未來在下半場,已經完成學習的行業先行者將會開始走向真正的BIM生產方式,以正向設計、裝配化BIM、數據服務等等形式為代表,在基礎設施、重點公建和住宅三個典型領域均獲得突破,一種伴隨著整個建筑領域轉型升級的新生產方式將會在下半場確立。還未完成學習者,也將會被大范圍的普及浪潮所波及。
(原創聲明:本專欄所有作品,版權歸原作者合法擁有。轉載,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必須獲得原作者的授權并注明出處。非授權范圍內的使用,原作者將嚴厲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)
行見BIM聯系我們:
咨詢熱線:400-992-7283
email:sevice@bim188.com
暫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