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讀美國國家BIM標準 –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(七) 原創

陸一昕 2019年1月25號

解讀美國國家BIM標準 –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(七) 原創

BIM在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應用時,豐富的BIM信息需要在設計、施工、運維多個階段中進行實時共享和高效協同,這就要求BIM必須依托一個基于互聯網的環境,并且有嚴格的賬戶和權限控制機制,以此保障信息訪問的安全和可靠。這也是BIM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中提到的一個重要維度,“Delivery Method”,即BIM信息的傳遞方式。

在美國規范中,CMM關于BIM信息傳遞方式的評價標準是這樣定義的:

解讀美國國家BIM標準 – BIM能力成熟度模型(七) 原創

從上述評價標準中我們可以發現兩個關鍵點: BIM是否運行在一個基于web的互聯網環境中; 是否有一定的數據訪問控制機制。

BIMweb互聯網環境

假如BIM是建立在一臺單獨的工作站時,可以想象,此時的BIM信息的共享和傳遞是相當困難且不安全的。這里有一個概念上的誤區,很多剛開始實施BIM的組織或團隊認為建一個三維模型就認為是BIM應用,這是對BIM非常片面的理解。BIM建模僅僅是設計階段的第一個步驟,BIM信息的不斷疊加和持續應用才是驅動業務管理水平提升的關鍵點。因此,web互聯網環境是BIM信息傳遞必不可缺的基礎保障。

數據訪問控制機制

既然BIM信息需要共享和協同,那么在這過程中我們該如何保護數據訪問的安全呢?最簡單的方式是通過用戶賬戶管理的方式進行控制,使數據有明確的可編輯、可訪問人員范圍控制,保障數據不可篡改且可追溯。當然,在BIM信息需要在一個較大規模組織中協同時,這樣點對點的控制方式不太便捷,所以最理想的方式是按角色進行授權控制。各種權限不是直接授予具體的用戶,而是在用戶集合與權限集合之間建立一個角色集合,每一種角色對應一組相應的權限。一旦用戶被分配了適當的角色后,該用戶就擁有此角色的所有操作權限,以此減少授權變更操作,降低系統的開銷。

在泛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,單機是遠遠無法滿足大體量、高時效BIM信息傳遞的要求,我們需要為BIM的可持續應用提供一個互聯互通、具備數據安全機制的環境。

我的觀點

牛人希望您寫下您的觀點.......

觀點碰撞

暫無評論

精彩推薦
更多精彩
深夜www,性XXXX18免费观看视频青,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丝袜,亚洲情xo亚洲色xo,国产JIZZ中国JIZZ免费看,亚州在线视频